杨忠岐委员:建立科学精准的森林碳汇计量方法

05-17 15:17  

视觉中国供图

□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除了减少工业碳排放之外,森林和草原是增强碳汇功能的“主力军”。

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稳步提升,在碳汇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效能。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碳汇计量和监测方法,使森林碳汇量未能准确体现出来,这将影响我国在国际碳汇市场和国际控制气候变化中的地位。那么,该如何科学计量林草,特别是森林的碳汇量,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

“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只有依托林草生态综合监测站的野外第一手监测数据,才能反映出实实在在、真实的森林碳汇量,使我国的碳汇量大大增加。”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在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目前,碳汇的计量方法很多。杨忠岐举例,2020年,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的多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010—201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量的45%。而2021年,采用“森林全口径碳汇”方法计算,我国碳当量为4.34亿吨,折合成二氧化碳量是15.91亿吨。

“数据表明,此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量计算并不准确,被低估了。”杨忠岐称,主要原因在于碳汇计量方法学存在缺陷,从而导致一些森林碳汇资源并未被统计进去。而“森林全口径碳汇”方法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我国的森林碳汇资源,纠正了以前有关部门公布的碳汇量偏低问题。

何谓森林全口径碳汇?它是指森林资源碳汇包括乔木林、竹林、特灌林,以及疏林地碳汇、未成林造林地碳汇、灌木林碳汇、苗圃地碳汇、荒山灌丛碳汇、城区和乡村散生林碳汇。

“更为重要的是,之前的碳汇计量中并没有使用林草生态综合监测站的实测数据。”杨忠岐解释道,要获得生态监测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需要依托现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森林生态定位站,它可以配合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形成国家森林资源综合调查新体系,用于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因此,林草生态综合监测站全面而长期的观测资料和数据,在森林碳汇科学计量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就如何科学计量森林碳汇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杨忠岐建议,首先要研究出一套科学的、国内外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科学精准的碳汇计量方法,为我国的碳汇量计算提供技术支撑。比如把专项林业贷款向林草全口径碳汇研究倾斜,并纳入林业示范项目予以扶持。

其次,要加大对现有林草生态综合监测站建设支持力度,全面提升观测能力,为国家提供准确、可靠的林草碳汇基础数据。

最后,在持续进行林业生态工程的同时,切实加强对现有森林的抚育、经营和管理,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提高森林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加森林碳汇能力。

目前,我国现有森林多以中幼林为主,而且林相参差不齐,病虫害发生严重。杨忠岐表示,要加强科学抚育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及时清理虫害木,增加林分树种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还要通过加大抚育补贴资金,提高补贴标准,全面提升我国森林的碳汇能力,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1/202205/3f10b466e28fbe317788056bfe5f856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