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重振的湖北报告

05-26 09:05  

5月的湖北满目葱茏。活力回归的湖北,难忘那深情的一幕——

2020年5月24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一定得来一下”的湖北代表团,强调“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

在湖北重振、发展的关键时刻,这是深情的牵挂、殷切的期待,更是为湖北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来,湖北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动力,把总书记的重要要求转化为实干行动,克难奋进、砥砺实干,交出了一份英雄答卷。

漂亮开局

湖北重回赛道

刚刚过去的“五一”,火爆的“湖北游”令人印象深刻——武汉,入列全国前十热门旅游目的地,黄鹤楼客流量逼近最高限流量;恩施州,旅游直接收入接近历史峰值。数据显示,湖北游客接待量、实现旅游收入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3%、11.52%,再一次昭示:活力四射的湖北回来了!

5月2日晚,前来汉街购物游玩的游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此前精彩亮相的湖北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成为这一判断的有力佐证:GDP同比增长58.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4.8%、进出口总额增长88.1%……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飙升,标志着在全国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大的湖北,“V”形反转重回高质量发展赛道。“中部领先、高于全国”。党的十八大至2019年,湖北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其中2015年至2019年GDP增速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0个、1.4个、0.9个、1.2个、1.4个百分点,2016年湖北GDP首破3万亿元,升至全国第七。

2020年初,一场百年不遇的疫情打断了这一良好势头。2020年一季度,湖北GDP增速同比重挫39.2%,作为湖北“火车头”的武汉同比下滑达40.5%。

关键时刻,舵手领航。2020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

“三个没有改变”的科学判断高瞻远瞩,为湖北疫后重振提供了根本遵循,体现了总书记对湖北的深情牵挂、殷切期待,为湖北浴火重生注入了坚定信心和澎湃动力,坚定了湖北加快重振、重回赛道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广大干群排除万难、拼出新样子的主动性、创造性。

立足省情,锚定“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打响县域经济攻坚战整体战;

抓住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出台“黄金30条”,实施“清、减、降”专项行动,以更优环境坚定各路资本投资的湖北信心,上万亿资金源源入鄂;

吹响“科技强省”集结号。揭牌7个湖北实验室,启动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今年来,新增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6个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一股拿出家底搞创新的劲头涌动荆楚。

5月6日,空中俯瞰新落成的武汉东湖高新网谷产业园。目前已吸引一大批高新企业入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戴灿 摄)

投资、项目建设高潮迭起。今年一季度,全省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达1424个,总投资11588亿元;施工项目9996个,同比增长39.1%。

随着外交部全球推介、上万援鄂医护人员及家属回汉赏樱、惠游湖北等一系列活动的火爆开展,湖北及武汉在海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空前攀升。

人气旺,经济活。从2020年二季度起,湖北经济复苏步伐逐季加快,GDP增速从-19.3%、-10.4%、-5.0%到今年一季度的58.3%,一路强劲复苏并继续朝着“全年精彩”的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迅猛奔跑。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叶初升称,一年来推动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让湖北特有的优势在新的环境里增添了更高的“势能”,英雄的湖北一年来再次展现出英雄本色,向世人宣示:“三个没有改变”,湖北还在这儿!

一年间

3.3万亿资本涌入湖北

看好湖北的企业家一个接一个来,襄助武汉的盛会一场接一场登场,投资湖北的总部、项目一个接一个落户。湖北全面恢复重启一年来,央企、大型民企、外企等各路“大军”接踵而至,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以最快的速度进驻武汉,进驻湖北,抢抓湖北新机遇。

2020年年初,机器停转、街巷空寂,湖北遭受到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在疫后重振的关键之时,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三个没有改变”的科学论断,为国内外企业继续投资湖北注入了强大信心。

3月24日,2021“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会暨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在汉举办。知名跨国公司高管齐聚东湖之畔,共赴与湖北的“樱花之约”。图为项目签约仪式(资料图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搭把手、拉一把”,武汉“解封”首日,首场“云招商”盛大举行:6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达2451亿元,传递出武汉经济重启的铿锵足音。

陈东升、李东生、梁华、田源、毛振华、冯仑、郭广昌、孙宏斌……一批声名远扬的商界大佬来到武汉,布局区域总部、建设研发中心、扩大产业投资,以行动宣示:看好湖北,从未改变。

初步统计显示,从2020年4月8日至今,中国航天科工、航空工业、中国船舶、中国石化、国家电网等32家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37次到湖北交流合作,加大在湖北的战略布局和项目投资,明确战略投资总额达1.5万亿元。

与此同时,从2020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武汉特别峰会到中国北斗大会,从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到全球数字贸易大会、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一场场大型经济活动接连登场,升腾起湖北强烈的发展气场。

据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4月至今,涌向湖北的投资超过3万亿元,主要涉及新能源、新基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环保、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字号”项目。

4月24日,“就在武汉 相约国企”武汉市国资系统2021年大型招聘会在湖北大学举行,吸引大批应届大学毕业生。此次招聘总计供岗近千个,是近年来武汉市国资系统最大规模的线下联合招聘活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省发改委称,根据湖北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项目计划,“十大工程”滚动项目库项目共计4572个,估算总投资约2.3万亿元,成为国内外企业投资兴业的“蓝海”。

今天的项目、投资,就是明天的产业、实力,持续火热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正在构筑湖北新的发展优势。省商务厅5月19日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我省招商引资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5600个,项目总金额逾3.3万亿元。

2020年10月22日,武汉光谷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分中心在凌家山南路1号启用。该中心专门开设了自助政务服务区,快捷办理涉企业务(资料图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省发改委称,今年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1.2%,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3.4个百分点,展现了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良好势头。

在武汉大学教授伍新木看来,知名企业家密集到访,经济活动密集举行,重大项目密集签约,显示出湖北综合优势对产业资本的强大吸引力,传递出这样的强烈信息:湖北发展基础好、潜力大、机遇多,看好湖北、深耕湖北!

七大实验室

为湖北加装“发动机”

就在几天前,5月14日,湖北光谷实验室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列出争创国家实验室“时间表”,确定了9位首席科学家、学术委员会21位院士名单,堪称“豪华阵容”。

光谷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叶朝辉院士表示,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开始新的起点、新的长征。不忘初心、坚守初心,我们要挑起这个重要使命,全力推进实验室建设。

2月18日,今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光谷实验室、江夏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洪山实验室、江城实验室、东湖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等7个湖北实验室揭牌,这是我省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强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硬核举措。

与以往单纯依靠高校、院所建设的实验室不同,湖北实验室打破高校、院所、企业之间的界限,采取“1+N”建设模式,由牵头组建单位联合相关领域优势力量,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出拳”。

光谷·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也是首批国家专利产业化(湖北)试点基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摄)

近年来,国与国、省与省的竞争,核心已转移到科技创新方面。我国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科技创新作为“国之大者”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开建省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平台,争相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武汉大学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的城市交通监控系统仿真模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实习生 胡宇韬 摄)

湖北拥有丰富科教人才资源,有着突出的科技创新优势,如何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胜势、高质量发展优势,努力塑造湖北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要求。

科技强省建设基础在平台。七大湖北实验室正“组团”发力,为推进全省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装“发动机”,增强新动能。据介绍,湖北实验室立足优势,坚持四个“面向”,瞄准光电科学、生物安全、空天科技、生物育种等领域的世界科技前沿,集中发力,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高地。

5月11日,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新产品研究测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通讯员 陈依瑶 洪娟 摄)

洪山实验室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与11家单位共建,聚合湖北生物种业产学研方面的力量,聚力一颗“中国种子”——瞄准生物种业前沿开展研究,打造生物种业领域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围绕产业链布局,整合学科和人才,力求在生物种业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引擎。

以湖北实验室为引领的东湖科学城是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创新极核。这片大走廊上,聚集了近百所高校、73名两院院士,拥有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研究中心、2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如此丰富的资源,将依靠湖北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更加活力四射。

英雄湖北

成了“世界网红”

热干面、黄鹤楼、武大樱花……眼下,越来越多的“湖北符号”“武汉符号”为世界所熟知,经历抗疫、重振的湖北及武汉成了“世界网红”。

4月12日,“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 再创辉煌”专场推介会在中国外交部举行,推介会信息被法新社、韩联社、共同社及朝日新闻、美国广播公司(A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众多国际知名媒体转载。

4月12日,中国外交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在外交部蓝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主题为“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 再创辉煌”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魏铼 摄)

令人意外的是,一些时常戴着“有色眼镜”的外媒对湖北的浴火重生不吝赞美之词,日本《朝日新闻》《每日新闻》及德国News Aktuell等称赞武汉为“希望之城”,“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伴随着经济发展,湖北、武汉十分渴望以良好的形象获得世界关注。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湖北及武汉置于全国、全球的聚光灯下。

从关闭离汉通道到全国驰援,从武汉解封到经济复苏,从日本捐赠湖北物资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鼓励到蒙古国捐赠3万只“暖羊羊”,处于疫情风暴中心的湖北持续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湖北、武汉的知名度空前提升。

3月13日,武汉大学“抗疫医护赏樱专场”首日,万余名医务工作者及部分家属走进武大校园,共赴樱花之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无论是武汉点亮两江四岸,还是援鄂医疗队返汉赏樱,无论是秋季正常开学,还是五一、十一显现火爆,湖北、武汉频频成为国内外媒体报道的主角,频频登上网络热搜,就连武汉玛雅海滩水公园一场欢快的电音节,也引得英国广播公司(BBC)、法新社关注,称这场派对展示了“日益强烈的信心”。

面对中国、湖北的成功,不少外媒罕见地给予了正面评价,从而进一步迅速改善、提升着湖北、武汉的国际形象。

图为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现场,身着特色红礼服的讲解员团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柯皓 摄)

美联社称,湖北及武汉的“‘封城’为全世界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树立了榜样”;对武汉“解封”,美国CNN称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里程碑事件”;对湖北经济的复苏,英国《金融时报》感叹“武汉的旅游业恢复最具震撼力”;澳洲媒体评论说“武汉为疫情后的经济如何复苏提供了经典范例”;英国《经济学人》周刊则称“伤城武汉已成中国示范之地”;在武汉迎来“解封”一周年时,重返英雄武汉的美国NBC女记者感叹武汉复苏速度“令人难以置信”。

在持续的曝光率和频频的“赞叹”“惊艳”声中,《美国财经媒体市场观察报道》等海外财经媒体开始关注湖北的发展前景:“过去一年多以来,超300家世界500强企业先后来汉洽谈,疫后重振的武汉成为日本三菱、美国霍尼韦尔等全球知名企业争相考察、投资的热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晓欢称,高国际知名度和好的世界形象,将有力提升湖北软实力,十分有利湖北的长远发展。

湖北连发“三箭”

孕育新机

在秦巴山深处的兴山经济开发区,16家碳硅新材料企业在“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巧妙配合下“隔墙配套”,串起一条全新产业链,实现从原材料硅油到建材密封胶、硅胶制品等终端产品全覆盖。2020年,这里亩均产值超过170万元,不仅突破山多地少的要素制约,还为湖北产业版图增添了新板块。

5月14日,十堰市张湾区企业服务中心请市住建局等职能部门专家,到东风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一线,帮助解决企业难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徐春晓 杨光颜 摄)

立足“三个没有改变”,湖北连发优化营商环境、刷新发展布局、力补县域短板“三箭”,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聚势新未来。

全面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湖北举全省之力打响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持久战。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各地争当“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千方百计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次数,武汉市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比例分别达到76.23%、99.21%、90.01%、99.92%,当阳最快一小时就可开办企业;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全省上下努力为群众办好“一件事”,开饭店、开理发店、开物流公司,跑一次就能搞定。

4月21日,市民在汉川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办理业务。去年以来,汉川市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开通大厅办证业务微信、支付宝电子缴费等7个主题服务,实现网上“一事联办”,惠企便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湖北布局区域发展齐飞“雁阵”。武汉响亮提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当好“头雁”领飞全省奋进“十四五”新征程。襄阳、宜昌舒展“两翼”,驱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循环畅通,打造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南北列阵。全域发力,各地争相融入武汉城市圈,纷纷围绕武汉产业做配套,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临空经济等产业招商引资,振翅齐飞。

5月14日,赤壁高新区天瑞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正在生产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这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攻铝制汽车零部件,10多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不应求,成为新的增长点。今年1至4月,该公司销售收入3800多万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100%。(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通讯员 童金健 摄)

既需皓月当空,也需繁星满天。直面县域经济不强这一突出短板,我省实施县域经济发展“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战略。汉川打造更多“百亿产业军团”,仙桃着力培育1至2个千亿量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神农架加快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各地以亩产论英雄,“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培育更多万亿产业,抬高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底板。

“三箭齐发”,正中靶心。湖北企业投资持续升温,市场日益活跃,经济加速回暖。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表示,一季度,湖北投资、工业、消费等多项指标显示经济复苏强劲,释放经济持续向好信号。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锚定目标全力奔跑湖北必将拥抱美好未来!

来源:湖北日报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1/202105/71357d901d133e3db118b61981ae15b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