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午,长江防汛前线,连续数日的炙烤,正午温度已直逼40摄氏度,嘉鱼县簰洲湾堤坝上的守堤群众依然没有退却。他们虽不是党员、干部,却有着同样的坚韧信念,在平凡的岗哨上书写不凡。
为村干部分担压力
在庄屋岭村村民赵忠烈的强烈要求下,他的名字被加进了新洲分指挥部4号哨棚的责任公示牌上,和村主任殷得胜并列。
“别人可以自由轮休,但村干部却不能,又要派工,又要排班,还得亲自上哨,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记者问及原因,赵忠烈这样回答。
在长江防汛一线,各级干部当仁不让驻守一线。但连日来的高温酷热的工作环境,让赵忠烈暗暗焦急。于是,他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让村干部回家休息,自己担当责任人,为他们分担压力。
殷德胜再三推辞,但都被赵忠烈一句“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堵了回去。于是,有着一定群众基础的他,开始和殷德胜交替值班,排班上哨查险点,各项工作处理得有条不紊。
他还将自己的夜班都排在后半夜,也就是0点至8点,人最易疲劳的时段,只为了让其他人“多睡一会”。
有村民清沟时被黄蜂蛰伤,他当即发动大家清理堤背的灌木丛,捣毁蜂窝;高温下堤坝上就好像在“炕锅盔”,他重新排班,让其他人去树下乘凉。
有人问:“你家总共才9亩田,守堤也没有分毫补助,何苦为难自己?”
他回答:“虽然我只是个普通的农民,但同样守堤有责。”
麻痹大意就是不行
记者来到丰收闸分指挥部4号哨棚时,正值烈日当空,在太阳底下多晒一会儿,就能让人心跳加速,头晕目眩。
哨棚内没有空调,热得发闷,让人只想逃离,但来自复阳村1组的村民蔡欢却岿然不动:“的确很热,但我可以克服。”
1991年出生的蔡欢从事餐饮方面的工作,每月至少有6000元的收入。为了今年的防汛,他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上堤防汛。
“父母已年迈,叔父也不在家,我必须扛起重任。”蔡欢说,从20岁起,每年防汛,他都会参与。
应对高温酷暑,他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喝水,然后备好防暑药。
“唯一的困难就是蚊虫叮咬。”蔡欢笑着说,和城里的蚊子不一样,江边的蚊子格外凶悍,蚊香都挡不住。
但即便存在各种困难,蔡欢却从没想过躲进“舒适圈”。他说:“麻痹大意就是不行,如果大堤上没人值守,到时出现脱坡管涌就危险了!”
“大篷车”发挥大作用
记者行至下沙分指挥部1号哨棚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但一群汉子还不肯回去,一定要让在场的女同志先回家吃饭,再来换班。
道路一旁,一排“大篷车”格外引人注目,手扶拖拉机的车斗上,不仅铺着竹床、凉席,还挂着蚊帐,其他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这是为了方便值守,专门开上来的。”中堡村2组村民涂其质介绍,他算得上是村里的蔬菜大户,每年汛期来临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手扶拖拉机的“改装”工作。
“所有人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村民熊成凤说,“大篷车”很早就出现了,但当年受条件所限,很少有人使用,直到2016年才开始普及。
熊成凤告诉记者,目前,中堡村至少拥有类似的“大篷车”30台,住在大篷车里,不仅休息起来更方便,还能够防止蚊虫叮咬,是大家的“夜班神器”,正应了那句:“劳动人民有智慧”。
在长江防汛前线“群英谱”上,普通老百姓占据多数。不论是“三马车”,还是“宝马车”,都是他们在用自己的语言和智慧,深沉地诉说着对身后这片土地的热爱。(吴文谨 江开群)
来源: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