簰洲湾镇干部在巡堤查险
簰洲湾一湾,武汉水降三尺三。
7月15日,长江嘉鱼簰洲湾水位30.02米,比7月12日30.40米的最高水位下降38厘米,仍然超过警戒水位1.52米。
记者沿41.5公里的大堤而行,堤上,每过七八百米便有一个哨所。“3400多人上堤值守。”簰洲湾镇党委书记涂秋意说。
堤内,一切正常,人们工作生活井然有序。
600多人返乡上堤
“生意再好,也要先放下来。”说这话的,是20年前就到武汉跑出租车的中堡村村民刘四海。1998年,中堡村就是溃口地。今年一听说村里防汛劳力紧张,他二话没说,简单收拾行李,于7月8日赶回老家。“不算小账,要算大账。”
“村里劳力不足,年轻力壮的都出门打工了,家里有父老乡亲,我们必须及时赶回来。”在广州从事汽车销售,月薪1万多元的00后李冠军也回来了。
听说今年家乡防汛需要人手上堤,600多名在外打工的乡亲返乡上堤。“其中有三分之一是95后、00后。”涂秋意说,“我们簰洲湾人有上千年与洪水搏斗的历史,特别是98抗洪后,防汛意识融入大家的血液之中。”
早在3月初,疫情稍缓,簰洲湾人就开始戴着口罩巡查大堤。他们将堤外的草先铲除,一点点巡查,发现多处白蚁洞穴,还发现一处重大管涌险情地,及时进行了处理。泵涵闸都提前保养,随时投入使用。“不管有没有大汛,我们都要防。”
“7月6日、7日两天下了450毫米的雨,是我们这里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的降雨量。”涂秋意介绍,镇里早有准备,住平房的老人全部转移,塘堰的水提前清空,一开始下雨就把3个泵站39台机组全开,很快就把渍水排空。“现在我们一手抓防汛,一手抓生产自救。”
镇里,67岁的杨元申老人在茶馆里悠闲地喝着茶。他说,“我参加过98抗洪,后来又参加过大堤加固加高,只要我们认真巡堤查险,没问题。”
堤段御洪能力大幅提升
在中堡村,记者看到,堤防迎水面已全部硬化,江水离堤顶还有1米多。
涂秋意介绍,1998年大洪水后,被大水冲毁的堤段进行了堵堤口复堤。根据设计方案,复堤将原堤轴线外移180多米,避开洪水冲坑,让新堤地坐落在老土基上。堵口复堤1998年10月开工,1999年5月完工,复堤线全长956米,完成土方总量295万立方米。
“现在堤防比1998年高了近两米,重点险工险段近年来也都全部整治。”涂秋意介绍,针对中堡村堤段堤基淤积砂深厚,汛期容易出现渗水的问题,当地整合资金,对堤防进行灌浆、建防渗墙处理,提升堤防抗渗能力,避免汛期出现大量散浸、渗水等险情。同时,针对堤防迎水面风浪大的问题,还实施了护坡硬化工程,经多年整治,簰洲湾堤段御洪能力大幅提高。
鱼岳镇凉亭崩岸险段是嘉鱼县另一防守重点堤段。该堤段堤外无滩地,且受洪水顶冲,易发生脱坡、崩岸等险情。嘉鱼县河道堤防管理段原副段长汪金标介绍,1998年大洪水时,该堤段堤外发生脱坡,堤内出现散浸等险情,2000多人紧急出动抢险。大洪水后,通过水下抛石、堤坡衬砌等措施,如今险情得到有效控制。今年,该堤段暂未发生渗漏、管涌。
每公里险段100人值守
在簰洲湾镇中堡村堤段,记者看到,堤坡有几个新挖的“人字沟”,堤上积水从“人字沟”汇入堤脚排水渠中。不远处,几个村民正在巡堤。
簰洲湾镇党委副书记、下沙分指挥部指挥长尹文靖介绍,中堡村堤段是历史险段,值守由指挥长代班,按规定值守人员每公里50人,但在险段每公里有100人。今年水位超设防后,各堤段全部启动预案,上堤巡堤查险,除开日常巡查外,每天实行拉网式排查,堤坡、堤脚、堤脚外50米以内的田地等,都属于排查范围,重点查看堤坡有无散浸、渗漏,稻田、鱼池有无冒泡等险情。
在鱼岳镇凉亭崩岸险段,几百米堤段内,统一安装照明灯,个别位置还插上小红旗。负责此堤段值守的三湖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伟介绍,装灯是为方便夜间查险,发现散浸、渗漏的地方就插上小红旗,方便重点观察。7月3日,巡查人员发现一处渗水点,立即报告,经技术人员查看,确定是一雨水集中点。值守人员立即挖“人字沟”将雨水导出,并安排两人24小时轮流盯防,确保堤防安全。(刘胜 祝华 程波 龙钰)
来源:湖北日报